賈伯斯憑什麼領導世界:我在蘋果的近身觀察與體悟

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zoe7.web/products/0010515552

你(妳)可以擁有幸福、快樂、健康、富足的人生,因為你(妳)絕對值得擁有這一切美好的事物!

商品訊息描述:

全世界第三了解賈伯斯的人,告訴你
賈伯斯做對和做錯的事,如何成為你工作和人生的最佳教材。


全世界有三個人最了解賈伯斯。
一是賈伯斯自己,但他想保留的比想說的多。
二是賈伯斯的太太,但她對私事的了解比公事多。
三是賈伯斯最倚重的左右手和導師艾略特。
在本書中,與賈伯斯相交30年的他,毫不隱藏的告訴你,
賈伯斯如何用產品、人才、組織和行銷等四個堅持領導全世界!

賈伯斯做對和做錯的事,是現代商業人士及工作者的最佳教材。

喜歡蘋果的產品,排隊去買就行了。想要了解賈伯斯的成功祕密,你必須靠得更近一點。

透過全世界第三了解賈伯斯的人,你將看見最真實的賈伯斯,了解他如何▲魯夫 蛇姬▲網羅優秀人才、擁抱先進創意,克服重重障礙,最後將一個個酷炫的創新產品帶到世人面前。

◎賈伯斯受不了笨蛋,他用哪些方法鑑定人才?他靠哪些方法留住人才?
◎麥金塔電腦推出後,賈伯斯做了什麼事,導致他被迫離開蘋果?
◎賈伯斯後來得以重返蘋果,是因為他手中掌握著哪一張王牌?
◎賈伯斯手下的蘋果和皮克斯,都深受消費者歡迎,這兩家公司有什麼共同之處?
◎iPod、iPhone、iPad接連熱賣,這些產品的開發過程具備哪些成功條件?
◎蘋果不能沒有賈伯斯,那麼,賈伯斯可以沒有蘋果嗎?

艾略特的近身觀察,讓我們得以從賈伯斯的事業轉折點,看見他的蛻變。讀完本書,你將了解,賈伯斯憑什麼能成為當代最偉大的科技業執行長,讓世人深深景仰。他不只用iPod顛覆了音樂產業、用iPhone改寫了電信產業,用iPad翻轉了電腦產業,他更領導世界,創造了歷史。

賈伯斯詮釋「i領導」

我經常聽賈伯斯以「概念車」的故事來說明,為什麼蘋果的產品看起來那麼吸引人、用起來那麼順暢。「你看見一輛概念車,」他說:「然後你心想:『那樣的設計真棒,線條真美。』四、五年後,車子終於量產出來,擺在展示間,呈現在電視廣告上,可是卻遜透了,於是你不禁納悶究竟出了什麼問題。他們本來已經抓到重點,已經抓到重點了,可是後來卻迷失了方向。」

接著,他會提出他認為究竟出了什麼問題:「設計師拿著這項卓越的構想去找工程師,工程師就會對他們說:『沒辦法,我們做不到,這是不可能的。』於是,他們會把設計修改成他們認為『可能』的版本,再交給生產人員。生產人員會說:『我們沒辦法製造這樣的產品。』」他總是喜歡以這句話為這個故事作結:「成功的大好機會就擺在眼前,他們偏偏要跳下失敗的深淵。」

要成為全方位產品開發者,不能只是想像前所未有的新產品,更必須擁抱新奇的事物,全心全意加以追求。你必須認為創造出與眾不同而且更勝一籌的特殊產品是最重要的事。

作者簡介

傑伊.艾略特Jay Elliot

曾任蘋果電腦公司資深副總裁,掌管全公司的營運事務,直接受命於賈伯斯。進入蘋果之後,他輔佐賈伯斯,全程參與麥金塔電腦的開發。在他執掌期間,蘋果的業績從一億五千萬美元躍升至三十億美元。

進入蘋果之前,他曾任IBM、英特爾的高階主管。1980年,當44歲的他被25歲的賈伯斯親自挖角到蘋果電腦時,英特爾總裁葛洛夫給他的臨別贈言:「你這是錯誤的決定。蘋果做不起來的。」他後來成為賈伯斯的左右手及導師,賈伯斯曾對人說:「除了傑伊,不要相信任何超過四十歲的人。」賈伯斯的助理也觀察到:「只要傑伊在場,史帝夫就變了個人(比較冷靜)。」

他離開蘋果之後,創辦了Nuvel軟體開發公司,並擔任執行長。

譯者簡介

陳信宏

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。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、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,目前為專職譯者。譯有《幸福建築》《我愛身分地位》《最美的奉獻》(先覺出版)、《幸福的歷史》《偷畫賊》(究竟出版)、《最後的演講》(方智出版)等書。

商品訊息簡述:

  • 原文作者:Jay Elliot、William L. Simon
  • 譯者:陳信宏
  • 出版社:先覺

    新功能介紹

  • 出版日期:2011/08/25
  • 語言:繁體中文


賈伯斯憑什麼領導世界:我在蘋果的近身觀察與體悟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zoe7.web/products/0010515552

我遵從我的心,我讓自己成就一切的可能。

我相信每一件事都在適當的時間,以最美好的方式發生。



F9D52977172CD057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▲魯夫 蛇姬▲
    全站熱搜

    eZ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